六合經濟開發區南京英德利汽車有限公司,“全副武裝”的工人在加緊生產負壓救護車,預計2月底可以向全國多個省市交付30余輛救護車。目前,該企業復工所涉的均為本地職工。
“嗚——”2月9日晚10點多,一陣救護車的警報聲從位于六合經濟開發區的南京英德利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德利汽車)的生產車間里傳出。
被指定為我市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后,英德利汽車經過連續10多天加班加點,首臺轉運救護車成功下線。這一刻,上至總經理下至普通員工,歡呼雀躍,難掩激動之情。
大年初四,英德利汽車接到防疫物資救護車的生產任務,包括負壓、重癥和轉運3類救護車。“目前已接到33臺訂單,訂單來自江蘇、河南、新疆、吉林、山東等地,要求在2月底前完成。”英德利汽車常務副總經理張杰說。
張杰告訴記者,救護車屬于特種改裝車輛,公司里零庫存,一切生產都要從零開始。當時正處春節假期,物資采購和員工緊缺是兩大難點。他們要求員工隨時做好開工準備。
2月2日,在達到疫情防控要求并辦理了相關復工手續后,英德利汽車部分員工返廠開始生產,并逐步增加復工人員。“每天都要將復工人員的信息上報給開發區和工信部門,截至目前已到崗50多人。”張杰告訴記者,時間緊任務重,他們實行兩班倒,全力投入生產中。
在33臺的訂單中,有南京市疾控中心訂購的8臺負壓救護車,將于本月下旬陸續交貨。
走進英德利汽車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陳方友是第一個返廠復工的員工,他告訴記者,每天進出廠門都要測一次體溫,車間里每兩小時就要消殺一次,防護工作非常到位。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例如救護車上的警燈、板材等常規材料,在疫情期間很難采購到,每當遇到困難,開發區、工信部門等都會紛紛伸出援手,及時解決難題,幫助企業順利生產。”張杰說,在這樣特殊的情況下,第一臺救護車成功下線的時候,他們感覺創造了一個奇跡。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家打響了一場救護車生產保障戰役。我們爭分奪秒,加班加點,要盡最大可能按時交付到天南海北醫療系統的客戶手中,為這次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出一份綿薄之力……”元宵節當天,英德利汽車總經理孟莉萍在致員工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